目前,越来越多的国外动画片在我国同步上映,体现了我国人民娱乐消费在直线攀升,代表我国生活水平提供,但同时从动画的角度观察,国外动画在我国上映有点像流行歌曲一样,也就上映那么10几天还挺好,以后再没人提到,同时国外制作方也缩短了动画制作的周期。
动画电影在春季这一“冷档期”的票房“热效应”,体现了当下国内动画电影市场的迅速升温。但有业内人士指出,巨大的市场也催生了“快餐化”的动画制作,为数众多的影片中难觅佳作。
拉动家庭消费,逆势撑起春季档
“动画电影成为票房新宠,得益于家庭观影习惯的渐渐养成。”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认为,多部动画大片在淡季“逆势飘红”,不仅有国内银幕井喷式增长带来的消费惯性,更是“1+2”孩子捆绑家长营销的成功。陈廖宇表示,巨大的家庭消费市场极大地刺激了动画电影的繁荣。
制作技术精良,却难掩内容平庸
不过,也有不少观众坦言,春季档的动画大片虽然热闹,但是内容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却很少。与《里约大冒险》相比,《里约大冒险2》在某影评网站上的口碑评分却从前者的8.5降到7.9。《火鸡总动员》的分数则只有5.8。宋磊用“中规中矩”来形容春季档动画大片,认为精良的制作技术难以掩盖平庸的内容。
影评网站上,观众给近年动画大片的打分有走低趋势。创意被速度稀释的结果,就是越来越多雷同的动画片。有观众列举了《闪电狗》借用《玩具总动员》中“巴斯光年”的桥段;还有人指出,哪怕《里约大冒险》这样的新锐,其实也是拷贝自迪士尼1990年代动画片“故事+歌舞”的模式。宋磊表示,成熟的工业流程虽然能够从技术上保证动画片“好看”,但是对产量的过分追求、忽视创意和内容的质量控制,依旧会损伤电影说故事的内核。
笔者认为,flash动画制作方应本着对观众负责,对市场负责,对自己负责的态度,谨慎的制作出对三方都友好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