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将至,一位妈妈痛批国产动画的帖子近日在互联网上被大量转发。这位5岁孩子的母亲痛斥国产动画“三宗罪”。正在举办的上海电视节上,动画巨量与低质的反差亦成为热门议题。作为世界第一大动画生产国,我们为何只能制造让孩子们无法下咽的动画“盛宴”?
在外企任职的上海金领妈妈王女士发现,看了一段时间国产动画,3岁大的儿子变得很暴力,不仅对父母和小伙伴大喊大叫“我炸了你!”“去死吧!”,还觉得自己“很酷”。
王女士指责:“对于还没有分辨能力的幼儿,他们怎么能抗拒模仿各种暴力行为?又怎么能知道生命可贵又脆弱,要好好保护自己和他人?”
一位动画业内人士指出,近期国产动画的影院大片“出一部死一部”,还没有成功案例。而追根溯源,就是一些动画作品“不走心”,没有美好的精神和灵魂,无法令观众共鸣或感动。
“其实,国产动画也想幽默起来、可爱起来,但是创作能力和技法不足,结果弄巧成拙。”上海河马动画总裁、执行董事杨文艳指出,看一些国外引进的动画片,往往可以感受到其中对真善美的追求热爱、智慧幽默和生活情绪,从《狮子王》到《冰雪奇缘》,片中“人物”往往一个表情就能使观众落泪;一句台词一首优美动人的歌曲,又能使人回味不尽、受到启迪。
杨文艳认为,“事实上,国产动画里面那些台词,大部分是成人化的语言,例如《熊出没》用东北方言搞笑,都是成人审美的东西,是我们俗文化里面类似‘小品’的那一套,并不适合儿童。”
“动画片是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。如果只一味地考虑收视率,只能短期内获得火爆,无法长久流传,也无法给受众留下任何思考的余地,甚至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。”上海今日动画董事长张天晓在上海电视节论坛上说。
“好的动画作品,应该是充满爱的力量。”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电视动画部主任陈斌说,当下国内动画片需要的是对人们内心童真的挖掘,需要进补的是“爱心、童趣和创新”。
那些最令人难忘的动画,总能激发成人的童心童趣、给孩子的心灵输送对真善美的追求。因为,童趣和爱是没有年龄边界的、是属于整个人类的。所幸,在电视节上亮相的一批国产新作,已经开始摆脱“无脑综合征”,开始关注心灵和社会,这些原创动画的出现,让人们感受到了“走心”的创作能量正在迸发。
我国能够做出精品作品,也就是我国动画能矗立国际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。不过笔者对中国的动画行业,还是很有信息的,相信有一天中国的动画可以有自己的世界位置。